美国内对“印太战略”的批评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所有,文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欢迎转发、关注,转载请联系contact@scspi.org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2022-03-01 | 马克·瓦伦西亚
Share

近日,拜登政府终于出台了备受关注的“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其中并无令人意外之处。大多数内容此前已有报道,有些甚至已经得到实施。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美国的自由派和保守派不约而同地对这份印太战略发起了广泛抨击。

美国“印太战略”

 

较温和的批评人士称,这份“印太战略”“对细节、方法和手段的阐述太过单薄。”[1]另一些批评人士则认为,文件的“大杂烩”风格和内在矛盾说明“美国政府部门之间及印太地区各国之间需加强协调,吸纳不同观点以达成共识。”[2]还有一些批评人士表示这份文件“重视跨国问题多于双边差异将是成功联结该地区各种不同利益的关键”。[3]这些观点可谓是对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明褒暗贬。

更为犀利的批评人士则指出,这份印太战略充满了错误假设、自我欺骗、痴心妄想和自相矛盾,完全无视了核心地区(即东南亚地区)与美国在利益和价值观上的根本差异。至于这份文件的核心内容,即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人认为军事色彩过重,也有人认为过于“温和保守”,令人失望。

具体来讲,有人指出,这份文件在美国与印太地区的历史关系问题上仍在自欺欺人。文件中称,“在过去的75年里(注:自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贯保持支持地区和平、安全、稳定和繁荣所必需的强大防御力量。”[4]一位批评人士指出,这一被美国政策制定者和华盛顿智库分析者反复使用的口头禅,无视了美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无情镇压,无视了美国对苏哈托(印尼)、马科斯(菲律宾)和蒋介石(中国台湾)等践踏人权者发起血腥政变的无理支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印太地区很多国家并不认为美国的行为“支持了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相反,一些批评人士指出,鉴于上述历史事实和美国近年在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所作所为,印太地区国家对美国的军事介入十分警惕。过去75年的教训告诉他们,被美国军事介入的国家和政权往往都以失败、混乱和灾难告终,他们不过是美国寻求霸权主义和自身利益的工具而已。

美国的鹰派和鸽派一致认为,这份印太战略的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事实上,印太战略称中国“正在将其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结合在一起,在印太地区寻求势力范围,并试图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强国”。印太战略中还预言,“在今后十年,我们共同的努力将决定已经使印太地区和全世界受益的规则与规范是否会被中国改变。”[5]

为阻止所谓的“中国霸权”,印太战略提出美国与其盟友及伙伴在各自的“作战领域”加强协调,以确保盟国能够阻止或击退任何形式的侵犯,包括试图修改海域边界、损害其他国家海洋权利等行为。“我们将对印太地区提供安全援助,包括建设其海洋能力和提高海域态势感知。”[6]

然而批评人士指出,美国对军事手段的强调令很多国家反感。他们指出,美国在该地区强化军事存在,在南海明目张胆地威胁要对中国动用武力。美方的这些做法令东盟成员国十分紧张,因为一旦发生冲突,它们也无法置身事外。

印太战略中表示,美国“将通过多边途径,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强化该地区既有的规范、规则和机制,以限制中国的强硬行为,而非与中国直接对抗。”[7]这意味着,印太战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美国的安全同盟与伙伴网络,以及这些国家与美国一起对抗中国的意愿。然而批评人士指出,美国能否做到这一点尚未可知,尤其是在南海。因为印度不是美国的盟友,日本受到国内宪法约束,而包括菲律宾和泰国这两个所谓的盟友在内的多个东南亚国家则保持“中立”。

印太战略称,“我们的目标不是改变中国,而是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使全球的力量平衡,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美国、其盟友和伙伴、以及我们共同的利益与价值观。”[8]

然而批评人士指出,印太地区国家中认同美国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极少。他们还说,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都不认同西方的民主理念,例如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自由公平选举等。事实上,受邀参加美国“民主峰会”的东南亚国家只有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东帝汶而已。拨开言语上的烟雾弹,印太战略本质上是说,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是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共同点。然而批评人士指出,柬埔寨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已经与中国实现和平共处,它们并不惧怕这个邻国,而其他国家也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非价值观——避免陷入中美的强强之争。此外,美国近期的政治动荡与分裂也令其“民主价值观”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印太战略中称,美国将“成为加强民主机制、法治和负责任民主治理的伙伴。”为此,美国将“投资于民主机制、新闻自由和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9]然而批评人士指出,东南亚国家可能会将美国的这些动作视为意欲干涉其内政的行为,而这与东盟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包括被美国视为民主的国家,都不会对这种行为表示欢迎。

批评人士还指出,东盟和美国对印太地区的愿景存在根本性差异。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默认反华、并以安全为导向的“自由且开放”的印太,而东盟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开放包容(也包容中国)、军事色彩更淡的印太。

批评人士表示,美国声称支持东盟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却言行不一。印太战略中称“我们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表示愿意“为一个强大且团结的东盟作出贡献。”同时却又表示,要实现印太战略提出的目标,美国将“加强‘四边安全对话’(Quad),并兑现支持印度不断崛起及其成为地区领导地位的承诺。”批评人士称,美国试图同时实现这些目标,或将造成难以缓和的紧张局势。

印太战略以“四边安全对话”(Quad)和“澳英美联盟”(AUKUS)作为战略实施的具体手段。然而评论者指出,美国及其伙伴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部分原因在于东盟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例如围绕南海的争议。他们认为美国必须对心存疑虑的东盟做出满意解释,解析清楚美国将如何一边兑现“四边安全对话”支持印度的崛起及其地区领导地位的承诺,一边兑现支持东盟的团结和中心地位承诺。

有批评人士希望即将公布的国防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能够弥补印太战略的不足之处。也有人表示,“任何没有明确解释中国造成何种威胁并提出全面应对策略的‘印太战略’根本不能称之为‘印太战略’。”[10]这种看似极端的说法恰恰说明,要堵住批评人士之口,美国政府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The Indo-Pacific Strategy Need More Indo-Specifics”, https://www.heritage.org/defense/commentary/the-indo-pacific-strategy-ne....
[2] “New US Indo-Pacific strategy includes a stronger presence in Southeast Asia”,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166784/new-us-indo-pa....
[3] “Decoding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Indo-Pacific Strategy”,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decoding-the-biden-administration...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
[8] 同上。
[9] 同上。
[10] “The Indo-Pacific Strategy Need More Indo-Specifics”, https://www.heritage.org/defense/commentary/the-indo-pacific-strategy-ne....

马克·瓦伦西亚

马克·瓦伦西亚(Mark J. Valencia)博士是国际知名的海洋政策分析家、政治评论员和亚洲事务顾问。他出版了15本书和100多篇期刊文章。目前,他是中国南海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