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所有,文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欢迎转发、关注,转载请联系contact@scspi.org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Share

序 言

南海,位于西太平洋边缘,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衔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位于海上交通要冲。从地理位置上南海航道可划分为五部分:北部航道为中国内海——琼州海峡;东北部航道经台湾海峡与东海相通,经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和巴布延海峡连通太平洋;东部航道经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直通苏禄海;南部航道经巽他海峡连接印度洋;西部航道经过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到达安达曼海。

海洋自由是国际法历史悠久的重要原则,是现代国际法发展中的重要概念。自古以来,南海沿岸国经由南海通道,走上与世界各地商贸往来之路,并带动造船业、航海业等相关领域经济发展。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明确,“任何国家在遵守国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航行、飞越的自由。”除了海洋科学研究及测量相关规定,中国未有限制外国军舰军机在中国领海领空以外管辖海域活动的明确规定。

经济贸易方面,南海的开放自由有目共睹:每年有近50余万艘次商船通过南海,全球货物贸易40%左右经过南海及其周边海峡,上百万架次民用飞机在南海上空活动,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海空通道。军事安全层面,域内外国家每年在南海有两万余个舰日的军舰和三万余架次的军机活动,数百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及各类演训。与民用船只和飞机活动相比,军事力量的活动规模则长期鲜为人知。国际上存在这样一种误解,认为部分南海沿岸国特别是南海声索国对南海的军事活动有不合理限制。事实上,尽管南海沿岸国普遍不欢迎外国军事力量在其主张管辖海域的活动,但多以跟踪监视为主,只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情况下才会采取强力对抗措施。整体而言,域内外国家在南海都有国际法下的军事活动自由。

近年来,受美国推进“以海遏华”,南海问题有所发酵,部分争议存在激化趋势,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目前摩擦主要存在于争议各方之间,争议问题并没有影响其他国家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及飞越自由。大体上,中美两军在南海的互动及相遇是专业而安全的,大国竞争对南海航行及飞越自由的影响仍处于可控范围。真正威胁海洋航行的主要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如地理障碍、自然灾害、发展不平衡和海盗及武装劫船等,长期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目录

一、 规范南海航行的国际法律及规则

(一)国际法有关航行的规定

(二)国际上有关避碰和航行安全的规则

(三)国际上有关飞越安全的制度

二、 民船和民机的航行及飞越情况

(一)民船航行及作业情况

(二)民机飞越情况

三、 军舰和军机的活动情况

(一)军舰活动

(二)军机活动

(三)专业互动与对抗性海空相遇

四、 影响南海海洋自由的典型活动

(一)美军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二)抵近甚至闯入沿海国领海领空的挑衅活动

(三)闯入他国临时设立的演习区域

五、 南海争议对于航行及飞越的影响

(一)南海争议总体可控、并未外溢

(二)执法和维权行动不是航行问题

结语

 

请下载PDF文件阅读完整报告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为了维护和促进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我们于2019年4月发起“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OUTH CHINA SEA STRATEGIC SITUATION PROBING INITIATIVE)(SCSPI),致力于聚合全世界的智力资源和开源信息,持续跟踪主要利益和责任相关方在南海的重要行动和重大政策动向,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和分析报告,助力各方管控分歧、超越竞争并走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