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态势

2019-04-08 | BY 刘琳
2018年,东盟及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总体上依然是稳定因素,菲律宾继续搁置争议的政策,并与中国围绕南海油气开发合作达成谅解备忘录,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声索国南海政策也未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作为南海问题的直接当事国,菲、越、马等声索国与中国之间围绕岛礁主权和海域划界的争议并未消除,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各国国内对如何处理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存在不同看法,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亦是领导层必须考虑的问题,外部势力不愿看到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缓和的趋势,加强对菲越等国的拉拢和支持力度,试图继续鼓动这些国家冲在前面,制造麻烦,从而为其介入南海事务创造条件。在这种背景下,东盟国家的南海政策仍受到多重制约和影响,还存在较大变数。  菲律宾南海政策延续合作但受到多重因素制约。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总体延续对华合作良好势头,但菲国内杜特尔特与反对派和军方围绕南海问题的分歧也较为明显。...
2019-04-08 | BY 胡波
特朗普政府上台执政以来,南海问题在其对外政策中的分量并不重,始终未能进入核心议程之列,远远无法与经贸和朝核问题等相比。某种程度上,美国的南海政策已经沦为国防部和军方的部门议程。批评者认为,特朗普政府没有系统的南海政策,和奥巴马政府一样,对该问题上的关注与应对显著不够。 一些观察家认为,其他议题使得南海问题失焦,在特朗普政府将注意力放在朝核和经贸等问题时,中国正在南海不断得分。  不过,在所谓大国竞争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国防部和军方却在持续加大针对南海的各类动作,美国南海政策军事化色彩日渐浓厚。2018年,美军明显加大了“航行自由行动”(FONOPs)的频率和烈度,基本上保持每8周一次的频率,在南沙中方驻守岛礁的12海里内多伴有高速机动、演习训练和其他刺激性活动。美军还增强了针对西沙的挑衅活动。5月27日,美国海军“安提坦”号、“希金斯”号军舰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海域,...
2019-03-20 | BY 胡波
8月10日,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再次闯入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12海里,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从5月25日至8月10日,不到三个月时间,美军就实施了三次“航行自由行动”,频率远超奥巴马时期。而且,美军在美济礁的行动烈度较以往有明显的升级,不再遵守“无害通过”的规则。 不过,与美军在南海的其他行动相比,“航行自由行动”实在是小儿科的东西。美国海军在南海的战略威慑、抵近侦察和军事演习等方面的力度都在加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海军正在调整其在南海的前沿部署方式:一方面,美军继续增强在西太平洋的整体部署,构建更强大的机动力量——特遣舰队;另一方面,美军正试图加强在南海前沿地区的常态化军事存在。近期,美军导弹驱逐舰等主力舰艇在南海的部署时间明显增长,如“斯特塞姆”号通过停靠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或访问南海周边国家的港口进行补给,在南海停留了约3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