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大型无人机渐成对华抵近侦察主力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所有,文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欢迎转发、关注,转载请联系contact@scspi.org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Share

近年来,美军在南海及周边地区不断加大无人侦察平台的部署与运用,尤其以RQ-4“全球鹰”、MQ-4C“海神”以及MQ-9“死神”等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为代表,构建起“情报-监视-侦察-打击”一体化的多维空中网络。这些无人平台凭借远程滞空能力、模块化传感系统、低风险高频次出动的特性,成为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前沿部署及活动的核心支撑力量。

图1 美国大型无人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部署

 

一、RQ-4“全球鹰”无人机

 

RQ-4无人机配属美国空军,该机最大飞行速度644千米/小时,续航航程在2.5万千米左右,可持续飞行36小时,完全可以进行跨洲际飞行,是一种战略、长航时、高空“深视野”ISR平台,与卫星和载人ISR相辅相成。该机配备包括合成孔径雷达(SAR)、光电/红外传感器(EO/IR)、信号情报收集系统(SIGINT) 以及 地面移动目标指示器(GMTI) 等先进系统,可在 高空持续侦察广域地面目标,具备“深视野”作战能力。

图2 RQ-4

 

在西太地区部署的RQ-4无人机主要由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第4侦察中队运营,但飞机会轮换到其他作战支队。2023年1月,RQ‑4曾被轮换部署至新加坡樟宜,其部署时段与“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停靠新加坡同期。2023年5月15日,美空军将RQ-4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轮换部署至日本横田基地,以支持印太地区的持续作战能力。【1】

 

二、MQ-4C“海神”无人机

 

MQ-4C无人机配属美国海军,具备在17000米高度滞空30小时以上的能力,最高速度可达610千米/小时,配备360°视野的AN/ZPY-3 MFAS多功能X波段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能够在24小时内勘测7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或陆地,具有多功能、全天候、全时段侦察监视能力。早在2008年,MQ-4C就被作为EP-3E电子侦察机的替代机型,其主要任务是与美海军P-8A反潜巡逻机配合,共同执行海上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强化美国及其盟伴国家的海域态势感知能力。

图3 MQ-4C

 

2020年初,美海军首次在关岛部署了两架MQ-4C,所属第19无人巡逻中队(VUP 19)。美海军还于2021年5月将这两架MQ-4C临时部署到三泽基地和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基地,后于2021年10月返回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2023年9月,MQ-4C第二次部署在关岛,偶尔也从嘉手纳起飞。自2023年9月,MQ-4C 海神无人机再次部署在关岛。2024年5月至10月,美海军将两架MQ-4C部署在嘉手纳基地。【2】目前,嘉手纳基地和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均有MQ-4C的部署。  

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5年7月,共有231架次MQ-4C无人机在西太地区活动,累计侦察时长达2200小时,平均侦察飞行高度为14841米/架次。由于飞行距离和时差问题,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活动起飞的MQ-4C到达中国周边空域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深夜或者凌晨。因此,MQ-4C最早北京时间下午19时从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最晚于上午8时降落基地,平均活动时长9.6小时;而从嘉手纳基地起飞的MQ-4C最早于上午3时起飞,最晚于下午15时降落基地,通常于上午4时至下午13时活动。

图4  2025年4月美海军MQ-4C(ICAO:AE6257)在台海及南海的侦察

三、MQ-9“死神”无人机

 

MQ-9无人机是通用原子航空系统为美军所研发的无人机,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均有装备,主要担负战场监视与打击任务。2001年首飞,2002年交付部队。最大速度133米/秒,巡航速度77-87米/秒,执行情监侦任务时的续航时间为30小时,满挂载时的续航时间则下降至23小时。

图5 MQ-9

 

2023年3月起,MQ-9首次在菲律宾巴萨空军基地进行轮换部署,这是基于2014年签署的《美菲增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主要用于执行“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期间的海上监视任务和仁爱礁的持续态势观察。【3】

图6 巴萨空军基地遥感图像(20250810)

 

2023年11月起,美国空军在嘉手纳“长期部署”了8架MQ-9,这批MQ-9早在2022年11月起就在九州鹿儿岛县的日本海上自卫队鹿屋航空基地,进行了一年“临时部署”后转移至嘉手纳,这批无人机由在夏威夷成立的陆战队第3无人机中队(VMU-3)指挥,是美陆战队在“印太地区”的首支“死神”无人机部队,编制上则属于驻日美陆战队第三远征军。2025年8月,日本防卫省冲绳防卫局告知冲绳县政府,美国海军陆战队临时部署在嘉手纳基地的MQ-9无人机将改为无限期部署。此外,根据2025年7月的报道,美国计划将MQ-9部署到韩国空军基地,以便在该国进行首次长期轮换。

通过RQ-4的高空战略预警、MQ-4C的广域海洋监视与MQ-9的战术支援与打击能力,美国在南海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空中分层协同的大型无人机ISR网络,其部署基地和数量还在陆续增加。目前,美军大型无人侦察机在中国周边的活动架次已经占到了美军对华空中抵近侦察总架次的30%,未来,其甚至可能与有人大型侦察机的活动平分秋色。

 

参考文献

[1] PACAF RQ-4 Global Hawks arrive at Yokota Air Base, May 28, 2023,
https://www.af.mil/News/Article-Display/Article/3407205/pacaf-rq-4-globa...
[2] US Triton UAVs to deploy from Japan, April 17, 2025,
https://www.asianmilitaryreview.com/2025/04/us-triton-uavs-to-deploy-fro...
[3] US Deploy MQ-9A Reaper Drones in Philippines to Support Intelligence Activities in South China Sea,June 5, 2024,
https://defencesecurityasia.com/en/us-deploy-mq-9a-reaper-drones-in-phil...
[4] Air Force plans to deploy MQ-9 Reaper to South Korea this year, reports say, July 22, 2025, https://www.stripes.com/branches/air_force/2025-07-22/reaper-drones-kuns...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为了维护和促进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我们于2019年4月发起“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OUTH CHINA SEA STRATEGIC SITUATION PROBING INITIATIVE)(SCSPI),致力于聚合全世界的智力资源和开源信息,持续跟踪主要利益和责任相关方在南海的重要行动和重大政策动向,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和分析报告,助力各方管控分歧、超越竞争并走向合作。